河南一亿人的希望( 六 )

郑东新区算是赶上了一个好时候。本世纪初开始,上层对于东部的特大城市发展采取了抑制的措施,比如收紧土地供应,增大转移支付力度。反而对中西部的城市较为宽松,也允许发展较为滞后的地区大力举债兴建新城。

一时间,各地都在建新城。新工程就是政绩,就是拉动的GDP,当然,也是泡沫,是加上的杠杆。

举债建城一时爽,可是如果没有新产业及时带来财政收入,过几年就要进火葬场了。比如湖南耒阳市,就大力举债建了新城区,去年被财新网爆出地方财政恶化,连公务员工资都能拖欠了,就是杠杆飞大了。

郑州是明白这一点的,而且郑州各方面的条件总比耒阳强多了吧,他们得想办法搞新产业。

可是去哪找呢?

2007年郑州市企业产值超过100亿元的企业有中国铝业河南分公司、河南中烟集团、郑煤集团、豫联集团、郑州供电公司、郑州宇通等。主要集中于建材、冶金、能源等行业,产能过剩都还没解决,更加说不上高端。为数不多拿得出手的制造业是宇通客车。

除了这些之外,能够大量吸收劳动力的也就是食品加工工业了。郑州的“思念”、“三全”速冻产品在全国都知名,可是食品加工也是很成熟的产业了,利润空间有限,工人薪酬水平也不行,上下游的辐射力也有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