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br> 被Costco玩砸了的会员制( 四 )

从山姆的会员制建设过程可以得出结论,会员制的正确打开方式有一个核心要求:满足会员群体对商品和服务的差异化动态需求,并对会员制不断进行优化。以这个标准来看,Costco在上海的开场成绩显然不合格。而且长远来看,它还面临会员制生命力严重不足的瓶颈。

“伪会员制”难续生命力

尽管很早就在天猫开了旗舰店铺,但Costco 一直没有真正进入到中国大陆的线下市场,而此次在上海开业的各种窘态,进一步印证了其对中国市场的陌生。这种陌生,还将持续对它的会员制生命力带来毁灭性的的打击。

一方面,不少该商超在国外的高度体验性服务和商品,无法在中国大陆市场复制。比如加油站,在中国不可能拿到正规的营业执照,还有保健品,也面临严格的政策监管,很难以优势价格拿到中国的线下市场来卖。

另一方面,该商超的电商基础非常薄弱,可以说几乎没有。基于线上线下的到家服务已经是中国市场的主流消费模式之一,如果不能提供这种服务,它就必然会失掉这部分重要收入,就算它想搞电商基础设施,短期内也不可能有明显起色,因为没有本土化经验,这其实是致命的。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