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澜对话丘成桐:任正非应建“中国贝尔实验室”( 八 )

“慢慢过了十多二十年以后,我自己的薪水也足够了,我小孩子也慢慢长大了。我反正也不需要很好的住的房间,这个车子什么都不重要;因为我讲话很直,我常常会得罪人,所以就不拿钱最简单。”

分文不取的丘成桐给中国培养了许多数学人才。

20年前,丘成桐也曾接受过杨澜采访,当时丘成桐说回国是想培养数学方面的人才,因为替这个国家着急,并表示“大概再过二十年,他们才能够看得懂我现在在研究的东西”。

二十年过去了,丘成桐再次接受杨澜采访时,已经非常欣慰于“大部分年轻老师都有能力来接受最先进的数学,同时还能去闯这条路。”但是,中国仍然缺乏数学的领军人物。

为了提高中国学生的数学水平,丘成桐筹办了从中学到大学再到研究生的数学竞赛,希望能改变此前国内的一些教育方式。

例如,由于此前高考不考微积分,参赛的中学生都不懂微积分,丘成桐设置的竞赛就要求学习微积分,到了现在,参赛者们不仅懂微积分,还能用微积分去做一些有意义的研究;同样,此前很多大学教了很多课,但实际上并没有读完,据丘成桐回忆,此前在哈佛招收中国学生的时候,介绍信很好、分数也很好,但“考博士资格考的时候,满分150分,他们只能考80分、90分,所以有一阵子哈佛大学不大愿意收中国学生”,“我最后才了解,原来他们的内容没教完,也差不多是十年前,我成立了一个大学生竞赛这个项目,让每个学生内容要全部念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