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经济为何遇数十年未有之危局?改革难动“奶酪”( 二 )

印度的信贷扩张驱动投资消费收益低下,导致金融部门严重承压,不良资产规模激增。印度金融部门因此产生全球最高的不良贷款,陷入严重流动性危机,印度金融业不得不大幅度走向紧缩。作为发展动力源的信贷一旦紧缩,就直接打击了投资和消费,还导致失业率进一步激增。据官方统计,2018年印度失业率达到6.1%,为45年来最高位。在需求侧,2019年第二季度,印度汽车、钢铁、纺织产业全面遭遇寒冬,而印度2575家非金融上市公司第二季度总体净销售收入同比仅增长4.6%,大幅低于去年同期的13.5%。

改革不力

如果说金融乱象是印度本轮经济低迷的直接诱因,那么改革推进不力导致的“要素陷阱”则是根本的结构性原因。

印度经济为何遇数十年未有之危局?改革难动“奶酪”

当地时间2019年6月6日,印度孟买,印度储备银行。印度央行当日宣布,将基准利率下调25个基点至5.75%。这是今年以来印度央行第三次降息。 视觉中国 图

虽然莫迪2014年上台后推出“废钞令”、GST税改、破产清算条例等重磅改革,但在用工、土地、农业等具有全局性影响的改革上却缺乏突破。莫迪政府凭借横扫2019年大选获取了超额政治资本,同时也显露出更高的改革意愿,但由于这些改革牵涉利益庞大,遭遇来自多方面的巨大阻力,实际推进效果仍不容乐观。由于关键改革遭到既得利益集团阻挠陷入长期停滞,印度无法将具有比较优势的劳动力、土地等要素潜力转变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动力。在这种背景下,在印度最具备市场竞争力的劳动密集型、出口导向型制造业反而无法获得有效投资,也无法创造足额就业机会,这导致投资效益长期低迷。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