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鹏:中国经济的未来永远属于年轻人( 六 )

华为创始人兼总裁任正非曾将重大创新比作"无人区",赵鹏认同这样的说法。

“创新就像第一个跑到南极的人,第一个跑到北极的人,第一个跑到罗布泊的人,第一个跑到可可西里的人,在无人区该怎么办?这就是创新的感觉。在创新的过程中,很难说什么是绝对正确的,什么又是绝对错误的,无论是技术还是产品,需要保持一定的‘灰度’,让一些新事物在相对混沌中前进,别太快下结论。失败是成功之母,创新是从错误中得来的,是在布朗运动中产生的。真正意义上划时代的创新,是无穷多人类脑力与心力的结合,而它们需要的外界条件是布朗运动。”赵鹏说。

如今,中国新增劳动力的供给正呈现逐渐下滑的态势,已是不争的事实。据有关统计数据,上世纪70年代初,每年出生的人口在2800万人左右,但到了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每年出生的人口不足两千万人。

“假定一个年龄在50岁左右的人退出活跃的劳动力市场,一个20岁左右的人进入活跃的劳动力市场,那么这样一进一出,将产生大概几百万的劳动力缺口。”赵鹏说,统计数据显示,中国的企业在3400万家左右,平均下来,每年两家企业才能分到一个进入劳动力市场的新劳动力。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