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br> 互联网外衣下的“二房东”,Wework凭什么值470亿美金?( 五 )

事实上,Wework有的只是一个科技公司的概念,不管它怎么强调自己是一个提供服务的平台,它租下房产再收租金的重资产模式,还是和轻资产的互联网公司不一样。

优步上市后的表现已经证明一味烧钱行不通。今年5月上市后,优步的股价至今已经跌去了32%。

Wework的估值,也很可能是昙花一现。哪怕是互联网公司,最终也要靠业绩说话——要么持续高增长,打败竞争对手,要么就得盈利给投资者分红。

共享,在中国是个好生意吗?

共享的概念在国内火起来很快,冷下来也快。

2017年,共享是最大的风口,共享汽车、共享单车、共享医疗、共享住宿、共享充电宝、共享雨伞、共享马扎……市场上接二连三出现新的共享业务,一副“万物皆可共享”的气象。

到了2018年,热潮退去,共享经济领域直接融资额首次出现负增长。如今,共享行业的冷却还在持续。

网约车平台滴滴多次提价,仍在亏损。其顺风车下架整改一年多,还没上线。共享单车的龙头ofo自从经历用户排队退押金风波后,一直在倒闭的边缘挣扎,另一个龙头摩拜也被美团收购,开始进入提价期。共享充电宝经历恶战后,领先的企业只剩街电、小电、怪兽充电、来电四家,活下来的公司纷纷提价,有的已经标出了8元一小时的高价。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