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北汽新能源总经理马仿列:如何跨过补贴退坡这道坎( 四 )

我国纯电动技术优先快速发展,已经在全球显现出初步的竞争优势。同时,混合动力和燃料电池也在快速发展,全球能源结构正在多元化,这三种技术路线会在相当的一段时间内共生共荣。

盖世汽车:关于换电、充电模式之争由来已久,而且也曾有很多失败案例,从长远来看前景如何?是否会成为主流方式?

马仿列:在电动汽车发展过程中,发展路径和商业模式等存在一些不同的认识和观点是很正常的现象,这毕竟是一个新的技术、新的产业。之前,Better Place、特斯拉等都做过换电模式,但均未成功。我认为主要有几个方面原因:

第一是技术端的因素,前期行业处于探索阶段,没有取得成功,而现在技术方面取得了实质性的突破,已经有大量商业化应用的实例来支撑。

第二是市场端的因素,换电模式刚刚提出时,在市场的体量很小,而要想把这项技术大范围去推广成功,需要批量运营的支撑。

第三,过去的探索只是针对技术的推广,并不是“技术+商业模式”的推广。现在不是一开始就从全领域推,而是先从出租车、网约车等特定场景推广。基于换电技术,再推出车、电分离的商业模式。把车的所有权和电池所有权进行剥离,例如把电池剥离出来,返回购到电池供应商手里,出租车只是租赁电池,以公里来计费。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