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店Aldi:没有Costco疯狂,却有定制化零售的狡猾与韧劲( 五 )

这些都是找国内工厂定制生产、在外面找不到的商品。像一瓶1元钱的标准瓶纯净水,Aldi是就近找上海嘉定的一家食品饮料公司定制的,1元够便宜了吧,你没法去比价。电商现在做信息流、做内容、弱化搜索,也是想淡化比价,但它们是通过术、而非商品实现的。

另一方面,Aldi在中国内地的客群定位是与本土有差异的,或者说两边国情是有差异的,“此中产非彼中产”。内地的中产阶层正在崛起,消费向欧美看齐,追求品质与自我认同,这就给了Aldi品牌溢价的空间。如果在一个市场中能定位到“轻奢”赚更高毛利,为什么非要定位“穷人超市”呢?疯抢暗含着价格管控的政策风险。

这种差异也反映在店面的功能设计上。海德堡Aldi有熟食自动售卖机、饮料瓶回收兑换机,此外看不到多少科技感的设计,至少两年前还在用纸质价签;但在静安Aldi,门店自助扫码结账,在线商城下单后3公里配送、Aldi天猫国际商品屏,电子价签等,这些新零售的功能一应俱全。说明德国人也受到了中国新零售变革的影响,以贴近中国消费者的习惯。

探店Aldi:没有Costco疯狂,却有定制化零售的狡猾与韧劲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