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后麻烦更多 网约车巨头仍要面对一场6000万美元的斗争( 二 )

关于网约车司机是否应被归类为正式员工,从而有资格获得劳动福利的争论,目前在全美仍在继续。Uber和Lyft表示,将他们旗下的平台司机归类为员工,将危及自身的业务。

Uber和Lyft将他们的平台司机归类为个体经营性质的承包商,利用平台提供的网约车应用程序作为社交网络,寻找有乘车出行意向的乘客。根据当地相关法律的要求,“承包商”的角色意味着这些平台司机的劳动权益被大打折扣,例如他们失去了加入工会或领取加班工资的权利。

“我们的工作时间很长,也尽职尽责承担了职责,但这些平台不断降低我们的费率,”洛杉矶居民、Uber司机瓦尔迪维亚对媒体表示,“Uber和Lyft获得了我们大部分的收入,我们得到的收入却非常低。这就是我们在这项法案中参战的原因——改变现状。”

尽管Uber和Lyft坚持认为司机的收入在上升,但近年来,很多司机都发现,乘客出行的费用的确是增高了,但是他们的待遇(实际收入)却没有改变。

Uber和Lyft似乎在面对员工(而非合同承包商)这样的前景感到害怕,并且一直在加紧努力保护公司的利益,以防止相关法案通过。这两家共享车公司的商业模式都依赖于低收入“合同工”,这些“合同工”不享受正式员工福利,也无法获得相关的劳动权益。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