盒马下沉打响“填坑之战”:一家mini店成本仅200万元 画风转变的背后藏着什么秘密?( 二 )

这场新零售博弈中,盒马画风转变的背后到底藏着什么秘密?

mini店打响

盒马填坑之战第一枪

今年是“填坑之战”,侯毅告诉采访人员,实际上今年盒马变革是被逼无奈。中国零售业全国连锁七零八落,盒马走出去后发现很多方面不适应。 因此,今年盒马很多新业态,都是在测试。从产品线来讲,大概分成三类:第一类是解决一日三餐的,例如盒马mini、盒马菜场;第二类是针对办公室人群的,比如Pick’n go、盒马F2,解决办公人群的早饭、中饭、下午茶问题。第三类,即将开业的盒马里,是解决周六、周日的去处问题。

“吸取盒马鲜生的教训,我们这一次准备充分,不急于抢占市场。”侯毅认为,阿里在电子新零售领域有天然的流量优势,用户粘性不会改。

在这些新兴业态中,为什么盒马mini是未来重点。

侯毅表示,首先要说盒马鲜生有几个先天特点:第一,面积大,通常开设在商场里占地几千平方米,需要通电、燃气以及排烟;第二,投资高,一家店投资成本在千万元级别,从2016年开始盒马鲜生在上海开了30多家店,才勉强覆盖主城区;第三,难下沉,一家盒马鲜生需要有20万人口的区域才能支撑,无法覆盖到郊区、乡镇等人口密度低的地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