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飞天的日子( 五 )

由于不能暴露身份,对于亲属之外的人来说,他们的缺位更像是一种「失踪」。2010年,陈冬入选成为我国第二批航天员。在他的高中班主任姚老师看来,这个学生以前总会不定期来个电话,却从某个时候开始消失了。两年后的2012年7月,因为许久都联系不上陈冬,他在《洛阳晚报》上刊登了一则名为《姚老师「想念你」》的寻人启事,「现在在哪里,过得好不好?」

一旦成功升天,这些航天员的存在感并不亚于当红的明星。杨利伟是第一个,也是收获最多瞩目的一个。

一颗编号为21064的星星被命名为「杨利伟星」。他的照片被印在「中国航天员专用牛奶」的包装盒和广告牌上。2008年奥运会,他负责火炬传递到北京的第一棒,身穿001号服装,跑完了故宫午门口的50米。香港中文大学授予了他名誉理学博士学位,他接受了,后来还有许多其他院校试图授予他荣誉学位,但都被他婉拒了。同样的拒绝屡次发生,因为他认识大多数一线明星,总有主办方想让他通过私人关系邀请这些艺人,或是亲自出席。

邓清明从未飞天过,当红不是他的烦恼。几乎所有升天的航天员都是「感动中国」的获选者,他不是。如果你在搜索引擎里输入他们的名字,会发现已经飞天的航天员们的搜索结果是百万级,其中以杨利伟最多:833万个。而邓清明的搜索结果是万级:8.9万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