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议海尔员工被开除 背后是嬗变的企业文化( 二 )

都知道海尔是一家管理极为严格的企业,坊间长期流传着张瑞敏一把铁锤砸毁76台冰箱,成功坐稳国内家电“一哥”的故事。而其内部“能者上、庸者下”的“赛马不相马”理念,也为海尔培养了大量年轻人才,使企业保持长久的竞争力。某种程度上,海尔之所以能成为国内家电领域的领先者,与这种严格的企业文化分不开。

应看到的是,在海尔崛起之初的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改革开放大幕刚刚拉开,“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是被众多沿海企业奉为圭臬的管理金线。在市场、效益等概念刚刚进入中国社会的当初,企业对员工的刚性管理,有其现实意义,但劳动者自身的诸多权益,也被无形地忽略掉了。

但是,随着我国法治体系的不断完善与更多元的企业文化引进来,以往不少企业那种简单粗暴的员工管理模式,开始越来越不受欢迎,也越来越需要法律的审视。这次海尔员工被开除所激起的舆论反应,就是一个很好的说明。

应当承认,在不违反法律的情况下,每家企业都有一套适应自身的管理制度。不是说,一家企业一定要明确给予员工午休的权利,事实上,这四名员工在公共接待场所睡觉,确实有碍观瞻。但是,从常理来看,这并不是一件不可饶恕的错误,除了直接解除劳动合同,或许用警告、罚款等梯度处罚方式,更容易让人接受。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