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难题压顶 彩电品牌应该如何走出围城( 三 )

大屏电视方面,50英寸成为传统分界线:大于和小于50英寸的产品几乎各占据一半份额。尤其是32英寸依然高达16-18%的份额比,与40+英寸1500元以下的价格形成了对比——为何消费者不愿意多花几百元购买40+产品,拥有全高清,彻底淘汰1366*768分辨率的32英寸电视呢?这或许是大屏战略下的“灵魂质问”。

事实上,现在的大屏战略企图将“大彩电的起点”定义成65英寸,或者75英寸:这是国内2200亿元10.5/11代液晶面板线投资的目标。而就在7月份,全球第一条10.5代线,京东方合肥产线,不得不在满产之后不足一个季度就“因为面板价格下跌,全球供给过剩,减产25%”。

这些难题压顶 彩电品牌应该如何走出围城

因为,对于大尺寸战略,彩电企业至少面临三个问题:第一,大尺寸无论怎么样便宜,也会比小尺寸贵很多,小尺寸永远更便宜;第二,大尺寸,特别是75/85的运输与安装都是问题,且更需要一间“大房子”;第三,消费者看电视越来越少,很多人会问,花很多钱买电视“做什么”。

mini-led背光是另一个重大技术创新,更好的色彩、更好的对比度和真正的HDR最高版本的无限支持——看上去很美。但是,当一台55英寸电视的背光灯珠从100颗升级到10000颗的时候,成本也会显著变化——消费者究竟愿不愿意为此买单呢?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