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难题压顶 彩电品牌应该如何走出围城( 四 )

8K的创新给力程度是最低的:至少面板厂的产出率有限,产品技术很难延伸到65英寸以下,且目前的成品率只有50%。尤其是要发挥8K威力,内容不可或缺(现在几乎看不到8K内容),还需要外加大尺寸和mini-led两大技术的“陪伴”——所以,8K产品几乎是“极限”的堆功堆料,也是堆成本:更近一步考虑到1366*768的32英寸产品还在大卖,也就知道8K至少短期不会成为大众需求的产品。

有创新,但是创新不带量:这很尴尬。因为这些创新太“极致了”。但是,大众市场需求的是“平民”产品。如果创新是技术过剩,那就是为了创新而创新,这种创新的市场意义在“感性时代是明确”的;但是面对互联网一代的消费者“理性”,这种创新就会失去营销价值。

进入“智慧屏”时代,这是新希望吗

8月份,华为彩电在一年多的等待之后终于出来了,取了一个别致的新名字“智慧屏”。而紧接着的秋季新品季节,传统彩电企业一大批“智慧屏”问世。

从2018年的AIOT到目前的华为智慧屏:物联网概念成为彩电又一崭新的主打逻辑。但是,细心的观察人士发现一个问题:华为荣耀智慧屏分成两款产品,PRO版本支持摄像头功能,而另一个低配版本却不支持这一功能。这至少说明,华为自己吃不准“摄像头、视觉传感器”对于电视机是不是“必须”的。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