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马斯克抬头谈宇宙,中国AI公司埋头苦做单( 七 )

虽然没有第四范式的独角兽光环,但成立超过 20 年的澳鹏已在澳洲上市。数据标注是它的拳头业务。一方面,澳鹏采用机器自动化标注,“视频里标注第一帧后,后面的帧数就可以自动追踪”;另外,澳鹏还通过众包覆盖了全球 180 种语言,对诸如东莞话之类的方言都可以识别并标注。

作为一项人工智能的基础型业务,澳鹏也身处国内 AI 公司的发展变迁。田小鹏称:过去,客户对于数据的要求是量大、价低;但现在,企业对用于深度学习的数据有了更高标准。

“要出海的 AI 公司(比如智能音箱)会要求语音/语义的数据更精准、语种覆盖更广、还要注意隐私;产业端的客户(银行、零售)则要提高数据的利用度,以挖掘出更多 AI 落地的需求。”田小鹏告诉 36 氪。

这些新场景、新需求,无疑成为澳鹏与田小鹏眼中的商机。虽然进入中国时间并不长,但田小鹏称,澳鹏的客户名单中已名列多位互联网巨头。“我们希望在 5 年内,达到 1 亿美金的营收。”田小鹏说。

Dirty Work

相比 C 端市场的一夜暴富神话,服务 B 端的 AI 公司,注定要经历漫长的等待。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