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经济企业难融资?科技公司找不到“长钱”?资本市场大佬纵论如何打破创新融资瓶颈( 二 )

要研究新经济的不同特点

科技创新企业在初期阶段,往往很难找到合适的融资。

巴曙松介绍,去年4月,香港交易所做了一次重大的上市制度改革,改革的重心就是怎样支持新经济,怎样为创新企业融资。

经过一年多的探索实践,港股市场从原来主要为传统经济融资的资本市场,一跃成为全球第二大生物医药科技创新融资中心。在2018年的融资额构成中,新经济占比大幅提升。

瑞银证券总经理钱于军介绍,目前A股科创板有152家公司提交了申请,在这些企业当中,新一代信息科技类大约占了40%,有65家;生物医疗、生物制药等也有36家,占比1/4左右,然后是高端的设备制造和新材料等。

巴曙松在介绍新经济融资特点的时候,举了生物科技行业这一典型案例。他表示,全世界的生物科技行业都有一个特点——60%~80%的资本开支是在一期临床、二期临床、三期临床的研发阶段,等到开始有盈利而达到上市标准的时候,就药品本身来说,它需要的钱已经比较有限了。

对此巴曙松表示,香港交易所在设计新经济上市改革方案的时候,“我们就在考虑有没有一种可能,把上市的门槛向左移,移到它最需要钱的时期。香港交易所做了一个大的调整,不要盈利要求,不要现金流,也不要业务记录,只需要有一个产品通过一期临床,不反对进入二期临床,市值到15亿港元,再加上几个基本的条件,就可以上市。”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