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经济企业难融资?科技公司找不到“长钱”?资本市场大佬纵论如何打破创新融资瓶颈( 三 )

巴曙松强调,新经济有不同产业的特征,新经济产品具有不同的风险收益偏好和特征。“所以,我们要为创新融资,就需要研究新经济不同于旧经济的特点。”

用母基金带来更多的“长钱”

开市一个多月的科创板面向科技创新型企业,吸引了一批新经济领域的优秀企业上市。

高盛集团亚太区总裁兼亚太区证券部主管白瑞德表示,他们把科创板看作正在形成的中国版纳斯达克,它是一系列人们期待已久的股市改革的试验场。有了这些特点以后,科创板创造了一个很好的平台,让一些创新型的科技企业有了施展拳脚的舞台。

那么,新经济企业风险高,研发时间长,如何支持这样的企业融资呢?

宜信公司创始人、CEO唐宁表示,国内资本市场上的钱很多,但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长钱少”,一般都是半年的钱、一年的钱、两年的钱。但新经济企业类需要科技创新,因此研发的时间周期较长,企业往往“十年磨一剑”,相对低也带来了较高的风险。

如何能让“长钱”更积极地为中国的科技创新企业投资?唐宁认为,比较好的一种方式是采用母基金的形式,让母基金投入给优秀的基金,最终风险分散注入新经济中,这将帮助传统经济创造的巨大财富与新经济结合起来。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