盈利与公益矛盾迸发下,众筹平台如何才能自救?( 四 )

不过在众多众筹平台、互助产品没有解决营收与社会性矛盾的时候,另一个噩耗传来,那就是平台众筹用户的审核真实性。

先是今年4月份“相互保”被银保监会以“未按照规定使用经批准或者备案的保险条款、保险费率和欺骗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的事项罚款93万,而后5月份德云社演员吴帅在水滴筹上募捐100万用于治病,却被人发现不仅家里有房有车,甚至妻子刚刚才换了近万元的高价手机,先后的两起事件引发轰动。

此后被挖出的假诈捐也不在少数,这些事件给很多热心用户浇了一盆凉水,一种对于众筹、互助的不信任度无限放大,而让这种不信任度无限放大的原因就在于一种心理落差。

举个例子,如果是自己不小心丢了十元钱,知晓后最多会埋怨一下自己太过马虎,甚至是不以为然,但如果这十元钱是自己给了路边乞讨的人献爱心,缺发现是假装的乞丐,这时候所产生的心理不仅仅是后悔,还有对这种欺骗行为的愤怒与怨恨。

对于大多数用户而言,他们对这些诈捐行为的怨恨并不是来源于简单的金钱方面,能捐款的资金数额一般都是用户可以承担范围,不影响正常生活的,他们怨恨、反感的是自己积极向上的心态被这种欺骗性的行为所阻碍而产生的落差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