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飞飞:机器智能应以人为本,考量其社会影响和赋能人类(12)

根据南方都市报大数据研究院发布的《未成年人移动互联网使用现状调研报告》显示,有21.25%的受访学生曾在使用手机时遇到过色情或暴力信息;一些小说阅读平台、游戏周边APP成为不良信息传播的新温床。另有12.47%的受访学生表示曾遭受网络欺凌。

移动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随着低龄触网人数增加,人们希望利用信息技术为教育服务的同时,能够做到减少沉迷问题。除了从立法上最低限度地保护未成年人,如何规避互联网技术上的「恶」,而取其「善」,也成为各界热议的焦点。

——《未成年人低龄触网利弊几何?「科技向善」呼吁加强网络素养教育》来源:光明网

ZAO刷屏引发思考:技术的准则在哪里?

8月31日,2019世界人工智能大会论坛上,最近刷屏朋友圈的换脸应用程序ZAO成为关注焦点。ZAO采用的是始现于2016年的Deepfake,即深度学习(deep learning)和伪造(fake)的合成词,是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人体图像合成技术,可将已有的图像和影片叠加至目标图像或影片上。

腾讯优图实验室总经理吴运称,现在网上有换脸的技术,可以通过技术制造声音、视频,用技术模拟出摄像头的录制,比如人没有到这里,但技术可以让人出现在这里。这些都促使他去思考技术的准则在哪里,底线在哪里,科技向善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价值观层面的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