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飞飞:机器智能应以人为本,考量其社会影响和赋能人类(15)

因为在该高中,所有教师每年要花约 1.7 万个小时来对学生进行点名以及追踪学生活动,所以市政府准许个别学校实验,使用人脸识别技术改善这一状况。然而,瑞典数据监管机构指出,即使事先获得了学生和家长的同意,鉴于数据的持有者及数据的管理者之间,存在明显的信息不对称,因此校方和家长的协议不能构成有效的法律依据。同时,虽然学校的某些场合可以被视为「公开场合」,但学生何时进入教室,依旧是个人隐私。

当日,旷视科技方面发布公开声明表示,该图片为技术场景化概念演示。旷视在教育领域的产品专注于保护孩子在校园的安全。公司始终坚持技术向善,让人工智能造福所有人。

然而,对隐私的理解和界定、对技术效率与人权隐私之间的平衡、对AI商业化应用后法律对其的规范等仍需要各界进一步地探讨。

——《开学季摄像头潜入课堂,AI商业化后的隐私黑盒能关得住吗?》来源:机器之能微信公众号

科技向善是在腾讯创始人之一张志东先生指导下,于2018年初由腾讯研究院发起的一个多方共建的研究、对话与行动平台,这一理念在2019年升级为腾讯公司新使命。腾讯研究院希望在这一使命下与社会各界共同关注技术演进带来的重大问题,寻求共识与解决方案,引导科技为社会带来最大福祉。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