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电子产业大败局( 七 )

通信:事业结构僵化,船大难掉头

从1869年明治政府开始,日本以国营的形式,用100年的时间完成了国内电话的普及。

在国营占据主导的事业结构下,民间企业的客户基本上都是国家和日本电信电话公社(NTT)、日本放送协会等公共事业单位,各民营企业的主要工作都是为这些公共事业单位提供通信设备和广播设备,设备的规格和数量也都由公共事业单位决定。

直到1985年,日本电信电话公社公社(NTT)转为民营,通信事业才开始自由化,陆续有新公司加入到通信事业中来。

1980年代,交换技术和传输技术的数字化均已完成。当时业内将“所有的信息数字化,用同一个通信网来统一处理的方式”称为综合业务数字网(Integrated Services Digital Network, ISDN),日本通信行业在1988年实现了ISDN。

可是就在日本ISND实现商用的同期,一波和上述电话技术的发展方向性质完全不同的浪潮袭来,进而开启了一个新的时代,这个浪潮就是手机和互联网。

互联网出现之后很快就成为了全球性的社会基础设施,人们既可以用它来接打电话,也可以用它来收发邮件,于是日本刚建成不久的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被淘汰了。这也是日本在推行通信自由化政策时,业界并没有想到过的。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