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克昌院士:实现清洁高效利用的煤炭就是清洁能源( 四 )

另外,谢克昌也提到,中国煤化工产业在共性关键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和颠覆性技术上都有待创新和突破,其中,只有颠覆性技术才能有效促进能源的低碳转型。而部分重大装备、重要材料上的不足也在制约中国煤化工进一步进步。

综合来看,谢克昌认为我国现代煤化工产业存在以下几点不足,包括由上述四类技术创新的欠缺,致使煤化工本身的能源利用与资源转化效率偏低,环保问题突出;由于现代煤化工工艺中调氨反应的不可缺失,耗水与碳排放较多;由于初级产品多,精细化、差异化、专用化下游产品开发不足,产业比较优势不明显、竞争力不强;由于技术集成度和生产管理水平上的差距使产品成本偏高,整体效能有待提高等。

对此,谢克昌提出,现代煤化工发展要认清形势、明确定位;坚持绿色高端发展,助力能源体系构建;狠抓节能提效减排,坚持“共区三项原则”;扩大替代油气规模,保障能源战略安全;完善国家政策体系等。

他还提出,石油替代和醇、醚、醛、酸、芳烃、烯烃下游含氧化合物是现代煤化工产品的合理选择。在原料和路线的选择上,要高度重视低阶煤的清洁高效利用。另外,要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以现代化、大型化、分质联产化、多原料化、标准化和智能化的理念,“能源发展替代互补与化工产品高效高值”的思路,“高效利用、耦合替代、多能互补、规模应用”的路线,大力发展中国能源体系下的现代煤化工。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