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4家城商行的前世今生( 三 )

[2] 城信社的重新定位、城商行的起步与整顿:1995-2003年

数量飞速扩张的城信社在1993-1995年迎来了收缩,高达5200多家的城信社让要想起了曾经1000余家信托所经历的过程,实际上有异曲同工之妙。

1993年7月,央行要求地方停止对城信社的新设审批,并收回还未实施的新建指标,同时对存量城信社进行清理整顿。1995年央行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信用社管理的通知》,明确提出:

“在全国的城市商业银行组建过程中,不再批准成立新的城市信用社”--《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信用社管理的通知》

这也是城商行第一次出现在政策文件中,而城信社的新增也永远成为了历史。

从城信社向城商行转型的过度中,城市合作银行是迈不过去的一个标志。1995年6月22日,我国第一家城市合作银行,即深圳城市合作银行正式成立,随后北京、上海也相继成立,当年7月城市合作银行数量达到16家。

1995年9月国务院下发《关于组建城市合作银行的通知》,决定从1995年起在全国35个大中城市进行第一批城市合作银行的组建工作,这算是城市合作银行的第一批试点;1996年央行将范围扩大到GDP达到57亿以上的60个地级市,这算是第二批试点,合作城市数量达到95家;1997年12月,在东莞等58个地级市开展城市合作银行的第三批组建工作。也即1995-1997年期间,143家各地级市开展了地市合作银行的试点,这也意味着有145家城市合作银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