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计算机产业:从追赶到领先 从未放弃自主CPU的研制【应用篇四】( 三 )

90年代是我国计算机应用高速普及的一个时期 。 随着我国大幅降低关税、取消计算机产品进出口批文、开放国内微机市场 , 顷刻间 , 国外的电脑厂商如潮水般涌入 。 在这个阶段 , 我们最耳熟能详的就是x86 , 从286、386、486到586 , Intel发展一代处理器 , 我们就更新一代 。 摩尔定律预示了计算机和半导体产业的发展速度 , 同时也预示了硬件的升级和淘汰速度 。

1993年11月初 , 联想集团最先推出国内第一台486微机 , 此后又推出我国第一台586微机 。 这标志着我国已成为世界上微机技术领先的国家 。

彼时 , 寻常百姓在购买计算机时有了两种主要的选择 。 一种是购买品牌机 , 无论是国产品牌还是进口品牌 , 他们都有着较为完善的售后服务 , 附送许多正版软件 。 而另一种就是去中关村这样的电子卖场“攒机” 。 DIY电脑的价格相对比品牌机更具性价比 。 而选择自己DIY电脑的消费者 , 很少会考虑购买正版的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 , 这也使得攒机更具性价比 。

2000年 , 我国自行研制成功高性能计算机\"神威I\" , 其主要技术指标和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 我国成为继美国、日本之后世界上第三个具备研制高性能计算机能力的国家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