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计算机产业:从追赶到领先 从未放弃自主CPU的研制【应用篇四】( 六 )

据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司司长乔跃山介绍 , 2018年 , 中国实现微型计算机产量3.1亿台 。 其中笔记本电脑产量1.7亿台 , 服务器产量达到295.2万台 , 供应全球90%以上的计算机产品 。 2018年中国计算机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95万亿元 , 同比增8.7% 。

此外 , 天河、神威·太湖之光等超级计算机先后问鼎世界超算500强榜首 。 积极融入全球产业体系 , 联想、华为、浪潮等骨干企业在全球多个国家布局研发中心、生产基地 , 在笔记本电脑、服务器全球市场的占有率稳步提升 。 巨大的市场优势吸引了戴尔、IBM、惠普、英特尔等国际知名企业来华投资 。

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刘利华表示 , 一方面 , 传统计算机产销接近天花板 , 摩尔定律逼近极限 , 发展前景不明;另一方面 , 量子计算等新型计算技术不断涌现 , 计算机迎来全新发展空间 。 在越来越融合的背景下 , 计算机产业的定义变得越来越宽泛 , 计算机产业正酝酿着新的变革 , 同时也会带来更多新的技术 。

中国电子董事长芮晓武表示 , 未来 , 计算机将和手机融为一体 。 现在我们将笔记本电脑、台式电脑和手机融合了 , 用手机办公可以像在PC机上办公一样了 。 目前 ,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着力打造计算机生态体系 , 由其建设的“PK体系”(飞腾CPU+麒麟操作系统)是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架构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