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的前世今生:美国人的灵感,日本人的发明,却被中国人发( 八 )

二维码的前世今生:美国人的灵感,日本人的发明,却被中国人发

原昌宏发明二维码的初衷是为了提高工人工作效率,只是大概他也不曾预料到,二维码会在中国被用于移动支付,在两大移动支付巨头的推广下迅速流行,扫码支付也成为中国的“新四大发明”。如今,二维码更被广泛应用于其他领域。中国企业的商业创新能力,一点也不比其他国家差。

二维码会被用完吗?

聊完二维码的故事,现在回答开头的问题,为什么二维码会被用完,但又不会用完呢?

其实这和二维码大容量的信息存储时分不开的,二维码一共提供40种不同版本存储密度的结构,对应指示图的“版本信息”,版本1为21×21模块(模块为二维码中的最小单元),每增加一个版本,长宽各增加4个模块,最大的版本40为177×177模块。

以存储密度最大的版本40为例,总共有177×177个模块,这些模块为黑白两色组成,也就是说,只有2种可能。那么,版本40的可能组合为:2^(177*177)≈10^20000。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