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国宝:发展特高压扶持了装备制造业( 二 )

改革开放初期,我在国家计划委员会机械电子局工作,当时中国刚把国门打开,正是技术装备的引进热潮,几乎每行每业都需要引进技术。其中,输变电线路技术就是引进的重点之一,从变压器、开关到各种断路器、避雷器都引进,而且引进了不止一家的技术、装备,像变压器有ABB的、有西门子的,开关也有好多家。当时,两大瓶颈制约经济发展,一个是交通,一个是能源,拉闸限电是普遍现象,因此我们急着把电搞上去。经济的快速发展对输变电线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把原来分散孤立的电网联成一个大的电网,这样可以相互补充调剂。但在当时,输变电线路的建设跟不上。当时流传一句话,“重发、轻供、不管用”。大家很重视发电,建电厂积极性都很高,但对输变电重视不够,对用户侧管得更少。所以,当时发电增长很快,但输变电没有能够及时跟上。

上世纪80年代,我国引进了电压等级为500千伏的输变电技术,在这之前,西北地区的最高电压等级是330千伏,多数地方是220千伏,再低就是110千伏。500千伏是改革开放后才开始引进建设的,第一条±500千伏直流输电线路是葛洲坝到上海的葛沪线,从葛洲坝往华东送电。那时我在计委也参与了这条线路的引进建设,这条线路是全套引进BBC公司(后与阿西亚公司合并成了ABB公司)的技术设备。到了后来,西北电网的电压等级要提高到750千伏,因为330千伏不够了。那时电力部还没有撤销,电力部科技司司长张晓鲁来找我说要上750千伏,我当时就说现在要上750千伏,将来又要上1000千伏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