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观察||《走近科学》停播,是科学传播模式和猎奇化叙事的断尾求生( 二 )

还是合理叙事?

1995年,"科教兴国"战略提出,广电部组织召开专家座谈会,研讨广播电视行业如何为"科教兴国"战略服务,电视是进行科教宣传的重要手段之一。《走近科学》是响应“科教兴国”战略而产生的节目,自然地承担了普及科学知识、破除迷信的责任。

但作为一档科教节目,受内容限制,《走近科学》在趣味性和观赏性上存在天然缺陷,栏目组也在2003年因收视率不佳被黄牌警告,节目生存一度受到威胁。为了改善收视,节目在2004年进行了改版,内容选题拓展到了包含自然之谜、奇闻异事、社会热点等多方面,“故事化”叙事的特征越来越明显,收视率有了明显的好转。

独家观察||《走近科学》停播,是科学传播模式和猎奇化叙事的断尾求生

节目主要内容为生活中的各种与众不同的现象引发的各类传奇的经历和故事,用悬念、矛盾和冲突来构架故事情节,采用情景回放和主持人串联的方式,关注当事人和事件的发展,节目表现上将科学现象故事化、情节化,通过科幻视角的切入,设置悬疑,层层推进,调动起受众的好奇心。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