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观察||《走近科学》停播,是科学传播模式和猎奇化叙事的断尾求生( 三 )

节目也渐渐被贴上了故弄玄虚、自说自话的标签。《飞棍疑云》、《谁在背我飞行》、《行走的尸体》、《夜半鬼剃头》……光是看专题名,就能感受到一股惊悚的气息,但往往结局得出的结论却让人啼笑皆非,幻觉、错觉、化学元素影响、设备损坏等再正常不过的生活现象。

独家观察||《走近科学》停播,是科学传播模式和猎奇化叙事的断尾求生

这类雷声大雨点小的情节被调侃为“开头悬疑片,结尾喜剧片”,被认为是在讲闹剧、宣扬伪科学,靠诡异猎奇的方式博取眼球。

然而,这些评价大多数是在近几年产生的。当年伴随着节目播出成长起来的一代人已经成为了社会的中坚力量,有了越来越强的独立思考能力和文化素养,当初社会淡薄的科学素养也随着教育的发展和全民思想文化水平的提高而逐渐饱满,对于十几年前的一档节目,大众开始用批判的眼光去审视其中的不合理之处。

独家观察||《走近科学》停播,是科学传播模式和猎奇化叙事的断尾求生

从这个角度来看,《走近科学》从播出到停播,都符合了时代发展的曲线。电视科教节目是非正式科教性的节目,不是由上而下的普及,需要与受众形成对等的传受关系,其内容也要符合受众的认知水平。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