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隆·马斯克|马斯克“商业帝国”已涉及八大领域,将长远深刻地影响每个人生活( 二 )


此后特斯拉产能开始逐步增加 , 2020 年第二季度交付了 9 万多辆车 。 至于其目标 , 是到年底时交付 50 万辆 。

图|特斯拉季度交付数量(来源:CleanTechnica)
特斯拉的另一个特色是其自动驾驶技术 Autopilot , 每辆车配有 8 个外部摄像头 , 12 个超声传感器和一个雷达 , 用于生成周围环境模型 。 这些模型会上传到特斯拉服务器 , 工程师会研究这些数据 , 并与其他特斯拉上的数百万小时环境素材进行比较 。
目前四种特斯拉车型使用的都是辅助驾驶功能 , 可以实现自动跟车、泊车和远程召唤等功能 。 但马斯克最初声称的“完全无人驾驶”尚未实现 , 不仅技术上还不成熟 , 有关自动驾驶技术的安全性和法规的批准仍然是障碍 。

图|特斯拉车主在雨中召唤特斯拉
特斯拉最近的成功
特斯拉最近几个月取得了许多进展:

  • 破土动工不到一年 , 其中国工厂于 2019 年 12 月实现了每周生产 1000 辆 Model 3 的早期生产目标 。 这对在疫情期间关闭了一家美国工厂的特斯拉来说 , 对维持收入大有裨益 。
  • 2020 年初 , 特斯拉开始在德国建造新的生产设施 。
  • 提前交付其最新的紧凑型 SUV 车型 Model Y 。
  • 7 月 , 特斯拉宣布历史上首次连续四个季度盈利 。 它还透露了在德克萨斯州建立第二家美国工厂的计划 , 并计划制造去年推出的 Cybertruck 皮卡 。
但是 , 质疑人士对其最近几个季度利润的可持续性持怀疑态度 , 还有一些分析师觉得该公司估值过高 。 同时 , 在美国购买特斯拉电动汽车的税收优惠政策已经到期 , 这可能会导致买家需求下降 。
航空航天

马斯克认为 , 如果人类始终只是单行星物种 , 那么走向灭绝会是必然结果 。 所以 , 我们对地球以外地区的探索越多 , 在面对超人类 AI 或地球自然资源枯竭等威胁时 , 就越游刃有余 。
于是 , 2002 年马斯克创立了 SpaceX , 其目标是使人类成为多行星物种 。 SpaceX 网站上写着马斯克的一段话:“清晨醒来 , 相信未来是美好的——这就是航天文明的全部意义 。 ”
2020 年夏天 , SpaceX 成为第一家将两名 NASA 宇航员送往国际空间站并返回的商业公司 。 该任务也是自 2011 年 NASA 结束其航天飞机计划以来 , 首次从美国本土完成的载人航天 。
目前的技术
高昂的发射费用让人们对太空旅行望而却步 。 但是随着商业火箭技术的发展 , 其发射成本在过去十年下降了 20 倍 。
造成高昂成本的技术原因有很多 , 包括建造一次性火箭的资金要求、低容错性、高系统的复杂性等等 。 对于马斯克来说 , 可重复使用的火箭是太空旅行的关键 。 NASA 的航天飞机也是出于类似的想法设计的 , 但由于消耗性的固体火箭助推器和主燃油箱的价格增加了成本 , 最终导致该计划未能实现其预期价值 。
SpaceX 的猎鹰火箭(Falcon)是一支奇兵 。 其可重复利用的特点将飞船升空的成本降低了五倍 。 2020 年 8 月 , SpaceX 庆祝了其第 100 枚火箭的发射 , 同时也是单个轨道火箭重复使用 6 次的新里程碑 。
从长远来看 , 马斯克希望 SpaceX 在 2050 年之前将 100 万人送上火星 , 而这需要将猎鹰的每吨入轨成本降低 1000 倍以上 , 才可以维持一个能够自我运转的火星城市 。

(来源:SpaceX)SpaceX 的火星梦
从经济上考虑 , 要降低成本 , 使商业星际太空旅行成为现实 , 仅有可重复使用的火箭还远远不够 , 还需要:
  • 火箭在轨补充燃料 。 前往火星需要大量的燃料 , 火箭可能需要在轨道上补充燃料 。
  • 在火星上生产推进剂的能力 。 如果用足够的燃料将人送到那里是一个挑战 , 那么额外运输燃料以备返回将是难上加难 。
  • 在火星上产生正确类型的推进剂的能力 。
SpaceX 运载工具使用甲烷和氧气的混合物 Methalox 。 为了生产甲烷 , SpaceX 将从火星的大气中收集二氧化碳(大气中 96% 是二氧化碳) , 并从地表开采水 。 这种方式有望生产回程所需要的燃料 。

图|如何从地球飞往火星
这个想法的主角 , 将不是目前的 Falcon 火箭加龙飞船组合 , 取而代之的是 SpaceX 正在开发 Starship(“星际飞船” , 以前称为 Big Falcon Rocket) 。 8 月初 , 其原型飞船首次成功发射了 500 英尺 。
雄心勃勃的“星际飞船”有 400 英尺高 , 30 英尺宽 , 由 37 台 Raptor 发动机推动 , 一次最多可运送 100 人 。
下一步是什么
在 SpaceX 将任何人带上火星之前 , 它首先计划将日本亿万富翁前泽友作(Yusaku Maezawa)带往月球旅行 。
2018 年 9 月 , 马斯克宣布 , 这位亿万富翁及其 6 至 8 位客人将成为自 1972 年阿波罗 17 号宇航员以来第一批近距离观察月球的人类 。 项目最初定于 2019 年启动 , 后来 SpaceX 将其推迟到(最早) 2023 年 , 目前专注于发展更强大的 Starship 和卫星互联网服务 。
电信和互联网

就马斯克的创新而言 , 通常都有一个固定的套路:找到一个因技术落后而失败的旧想法 , 然后用目前世界上最好的工程师来解决这一问题 。
这也是马斯克和 SpaceX 探索价值万亿美元卫星互联网行业的套路:为传统宽带技术难以到达的偏远地区提供高速网络服务 。
SpaceX 雄心勃勃的百亿美元 Starlink 项目并非为所有人提供高速互联网 , 而是针对传统网络无法覆盖的人群 。 马斯克自己也曾明确表示 , 他们的目标客户与传统电信与运营商不一样 , 不会对它们构成威胁 。

(来源:SpaceX)
卫星互联网的历史
用卫星部署互联网服务的想法并没有很“创新” , 自上世纪 90 年代初期至今 , 曾有铱星、Teledesic、Globalstar 和 OneWeb 等公司涉足其中 , 但没有一家能坚持下去 。
Starlink 与它们相比 , 具备一些重要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