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牛用高品质定义“乳品新国货”( 二 )

“一头牛”的成长传奇

1999年,在呼和浩特一间53平方米的出租房里,蒙牛诞生了。

成立之初,蒙牛年销售收入不到人民币0.4亿元,在中国乳企中仅排名第1116位。然而历经20年的飞速发展,这头“草原牛”年收入近700亿元、连续多年入选全球乳业十强榜单、海外销售保持高速增长、低温乳制品市场份额位于国内前列,成为世界乳业中举足轻重的力量。而梳理其发展壮大之路,不难发现,蒙牛的一步步崛起正是在中国改革开放屡见成效,政策红利引领企业高速、高质量发展下进行的。

搭乘着内蒙古自治区经济飞跃的“千里马”和改革开放的“顺风车”,蒙牛“一路高歌”,先是于2004年在香港上市,2014年又成为入选恒生指数成分股的中国乳业第一品牌。从在香港上市,到第一款高端牛奶特仑苏问世,从携手中粮集团,到引进达能、阿拉两大战略股东,再到控股雅士利、投资现代牧业,蒙牛几乎每年都要迈上一个新台阶。2019年,蒙牛在成立20周年之际,基于产品、品牌、渠道、创新、文化等五大维度,开启“世界牛”的新布局,蒙牛集团 CEO卢敏放更是提出蒙牛的2019年的“小目标”:“所有的板块都要达到高速增长。”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