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AI:你是我今生最大的机会吗?(12)

随后,人工智能经历了数次高潮和低谷。

第一次高潮(1956~1973年):第一个聊天程序ELIZA诞生。在西洋跳棋项目上,计算机开始取得“人机大战”的胜利。

第一次低谷(1974~1980年):1973年,英国著名数学家莱特希尔对当时的机器人技术、语言处理技术和图像识别技术进行了严厉的批评,并表达了对先前的AI投资未能产生预期收益的失望。

随后,各国政府和机构也停止或减少了资金投入,人工智能在70年代陷入了第一次寒冬。

第二次高潮(1981~1987年):由卡耐基梅隆大学开发的一款帮助顾客自动选配计算机配件的软件程序XCON投入实际使用,标志着“专家系统”从理论到实际工业应用迈出了第一步。深度学习”三巨头”发表反向传播算法论文,开启深度学习潮流。

第二次低谷(1987年~2005年):“专家系统”应用领域狭窄、推理方法单一、数据获取困难等问题逐渐暴露出来,同时无法自我学习并更新知识库和算法,导致维护越来越麻烦,成本激增。

1997年,IBM的深蓝战胜了世界国际象棋冠军卡斯帕罗夫。然而,胜利背后,是IBM的高速计算机资源、定制的国际象棋芯片、强大的国际象棋特级大师顾问团。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