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难度接近理论极限,谁是核心科技掌握者?(附股)( 四 )

纵观全球硅片市场 , 市场份额一直在少数几家如日本Shin-Etsu信越(市占率27%) , 日本SUMCO三菱住友株式会社(市占率25%) , 中国台湾Global Wafers环球晶圆(市占率17%) , 德国Silitronic(市占率15%)等厂商手里 , 总计超过90%的市场份额 。 中国大陆始终在材料这一环节被掐住脖子 。 这种情况对国产芯片想要实现自主可控的今天来说不可谓不严峻 。 因此近年来 , 我国已将本土大硅片生产厂排上了议事日程 。

上市公司中玩家挖掘了几只大硅片行业的未来潜力非常大的公司:(以供参考 , 不做买卖依据)

上海新阳:公司参股上海新昇(公司持股27.56%)一期15万片/月的产能 , 预计在2018年年中实现达产 。 按照目前300mm硅片价格在120美元计算 , 上海新昇营业收入每月为1800万美元 , 按照持股比例折算上海新阳每月收入近500万美元 。 上海新昇总规划产能为60万片/月 , 预计在2021年实现满产 。 目前已经与中芯国际、武汉新芯、华力微电子三家公司签署了采购意向性协议 , 销售前景明确 。

中环股份:稀缺大硅片标的 , 携手晶盛机电、无锡市政府共同进军大硅片制造 。 中环股份深耕半导体硅片多年 , 具备直拉和区熔硅技术 , 掌握8寸及以下尺寸的硅片生产制造能力 , 区熔硅市占率全球第三 , 同时具备功率器件制造产能 , 是国家科技重大专项02专项“大直径区熔硅单晶及国产设备产业化”项目主要承担者 , 是国内难得的半导体制造企业 。 随着全球半导体新周期的来临 , 硅片供需紧张 , 目前12寸片全球供不应求快速涨价 , 8寸片国产化率约为10%供不应求 。 公司携手晶盛机电和无锡市政府 , 共同进军大硅片制造 , 将加速半导体硅片进口替代 , 提升盈利能力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