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杀功臣原则:关系越远,被杀越早,这是为什么?( 五 )

洪武十三年胡惟庸案爆发 , 中书省、御史台、大都督府三大衙门的最高官员 , 除右御史大夫安然被斥还乡外 , 其余均遭杀戮 。 其中 , 胡惟庸、毛骧、陈宁、涂节、汪广洋、安然、丁玉等 , 皆为渡江后加入红巾军者 。 他们或是投奔朱元璋较晚和“归附”的濠州人 , 或是投奔朱元璋很晚的非濠州人 , 皆非濠州从军者 。 案发后 , 中书省与大都督府被取缔 , 御史台则由勋贵之首李善长出山控制 。 可见 , 胡惟庸案中 , 皇帝并未打击“淮西集团”或任何勋贵 , 而是清洗了取代勋贵重职的新锐官员 , 可以视为以濠州从军者为主导的勋贵集团对新进官员的胜利 。

胡惟庸案后 , 渡江后归附者朱亮祖、胡美被杀 。 而此前 , 濠州从军者华云龙、与朱元璋同村的周德兴虽犯下与之类似的罪名 , 但均获从轻处理;其他濠州从军勋贵也有犯罪降调者 , 但无一遭到诛杀 。 渡江后归附者得封侯 , 多依靠率领大股部众来降 , 少数如杨璟、傅友德是靠征战之功 , 而康茂才、朱亮祖、胡美等三人则两者兼备 。 康茂才是作为集庆路守将投降的 , 所部“连家属数十万口”;朱亮祖所部十分强悍 , 投降前多次重创红巾军;胡美所部则是陈友谅在江西全省的势力 , 部下于壬寅年发动南昌叛乱 , 红巾军损失惨重 , 朱元璋仍惮胡美而“特宥之” 。 至此 , 康茂才前已病卒 , 渡江后归附的三股最强势力的首领全部离世 , 江北归附者对旧部有影响的人物也只剩南雄侯赵庸一人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