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杀功臣原则:关系越远,被杀越早,这是为什么?( 六 )

总之 , 从洪武三年封赏勋贵到洪武二十三年诛戮胡党的二十年间 , 明初勋贵集团中的濠州从军者持续扩大着优势地位 , 未受任何触动 , 而归附者中带来大股部众且战功卓著的几位勋贵则遭消灭 。

洪武二十年、二十一年 , 明朝发动两次大战 , 彻底击败了北元实力 , 勋贵集团的利用价值不复存在 。 洪武二十三年 , 胡党案爆发 , 李善长、唐胜宗、陆仲亨、费聚、赵庸被杀 。 而陆聚、黄彬、郑遇春的结局 , 不见于《明太祖实录》 , 三人若非与李善长等同遭杀戮 , 即此前已死而遭追论 , 洪武二十三年已不在世 。

此时 , 洪武三年所封勋贵大多已经死亡 , 勋贵的主体已是袭封的子侄和新封侯者 。 朱元璋公布追论已死的胡党分子 , 有胡美、顾时、陈德、华云龙之子、王志、杨璟、朱亮祖、梅思祖、金朝兴 。 钱谦益指出 , 其实还有邓愈之子、吴祯、俞通源、薛显、吴复 。 由此 , 胡党案牵连勋贵共二十二家 , 他们的子孙或遭屠灭 , 或受牵连 。

其中 , 二十家来自洪武三年所封公侯 , 另外的吴复、金朝兴 , 恰恰是洪武三年曾遭压制、后来才得封侯的两位甲辰年指挥 , 而其他新封勋贵无一受到牵连 。 这次大屠杀的目标很明确 , 只是建国初期的老一辈勋贵及其子孙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