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如何助力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11)

第五,促进服务于先进制造的融资租赁业发展,为技术升级和设备更新提供融资支持。融资租赁发端于20世纪中叶的美国,是为了解决企业因技术升级缺乏资金而诞生的,天然具有融资融物的双重属性,与产业升级、技术进步相伴相生。目前,融资租赁已成为很多西方发达国家仅次于银行信贷的第二大金融工具。根据《2018年全球租赁业报告》,美国融资租赁渗透率达21.5%,德国为17.0%,英国为33.7%,中国为6.0%。虽然2006年以来中国融资租赁发展较快,但是无论是行业规模还是水平与发达国家差距较大。应该进一步促进针对先进制造业的融资租赁业发展,对融资租赁企业予以税收优惠,考虑设立专门针对高科技产业的设备融资租赁公司,为类似芯片行业这样的重资产、高技术行业提供技术升级和设备更新的资金,并可考虑用中央财政对其贴息,降低企业实际融资成本。

第六,健全信用担保体系,完善企业技术创新评价体系。针对先进制造业贷款风险高的问题,我们认为,应该加快信用担保体系建设,考虑发展一批以政府出资为主的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和政策性担保机构,形成由担保机构、银行和企业共同分担风险的机制,分散先进制造业贷款的高风险压力。同时,对先进制造企业技术创新的评价标准仍然有待进一步完善,券商等中介结构也需要加强研究实力,把握科技创新趋势,同时可以考虑积极发展第三方专业评估机构,以利于对先进制造企业的价值评估和投资风险管控。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