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零售在中国的至暗时刻(13)

一个零售老兵的回马枪

其实,这并非中国本土零售企业第一次收购外资知名超市品牌与资产,除了苏宁家乐福收购案,更早的还有华润万家对英国零售巨头TESCO中国业务的收购。那一次在华润老帅洪杰主导下的收购案,真正开了中资大卖场收购案的先河。

不过,前两次收购案,更为受到关注的,往往是被收购标的的显赫江湖地位。而物美和多点携手的这一次并不相同,最受瞩目的其实是一个人,物美集团创始人张文中。

出生于1962年的张文中,2006年遭遇冤案时,正是44岁。在改革开放的第一代企业家中,很多人都是在40岁后开始创业,比如柳传志、零售业的陈晓。但是张文中当时已经把物美做得有模有样,并且在香港上市。可以想象,如果没有那个冤案,张文中或许能够在他最年富力强的年华里,做出更多的事情。

人生和历史都无法假设,9年后张文中才恢复自由。而那时,电商互联网已经把实体零售业打得一度找不到北。整个行业也陷入了迷茫中。

这是天大的命运玩笑。不过,毕业于斯坦福大学的张文中,首先应该庆幸自己当年的专业选择,中国零售业后来的发展方向,最终走向了数字化。这反而成为了张文中的优势,逝去的时间无法弥补,但是人与人之间认知理念的差距,却与年龄无关。熟悉IT和互联网,笃定这一方向的张文中再次创业创办多点。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