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零售在中国的至暗时刻(12)

数字化不是简单的门店功夫,它要求卖场需要从前台到后端、从供应链到商品端进行全方位的改变。

对于物美来说,商品的数字化体现在数据上,最直接的就是商品周转率的提升:通过APP进行的采销,实行“以销定囤”的所谓“倒逼机制”,如此一来,门店备货和补货问题就可以进行改善,一个APP,就打通了商户和供应链之间的所有通道。

对于改造后的成绩,物美集团总裁张斌曾经透露过被多点Dmall改造的物美超市联想桥店单店的数据:O2O订单增至日均415单,占比达店铺销售的10%;25~35岁顾客占比达到36%,比过去提高7%;员工数由改造前的160人缩减至91人。

可以说,被物美拿下之后,在理想状态下,麦德龙的改造方向就是数字化门店的改造和C端会员的涌入。麦德龙和多点的合作或许也可期, 通过多点下单进行拣货配送的模式,被附上了“2小时达”的预期,这对物流一直是个bug的麦德龙来说,就是一场及时雨。

而虎嗅发现,截止今年9月,目前麦德龙北京的门店已经有四家入驻了多点APP平台。

随着麦德龙的结局一出,外资零售终于在中国结束了它最后的倔强。2019也已经趋近年尾,这个应该被记在零售历史上的一年,终于在岁末年初揭示了未来的走向:新的竞争格局已经拉开了一角,本土零售业的新的精彩故事,已经提前作出了预告。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