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零售在中国的至暗时刻( 五 )

这几年,零售的主要载体是线上,在电商的冲击下,外资零售巨头的业绩一年比一年没有看头,做自营电商往往又水土不服,专业度不够,比如大润发就曾经由于没有线上运营经验,其旗下电商平台飞牛网就曾在2015年拿出了亏损1.75亿元的不堪成绩,类似的,家乐福中国也曾经连续两年出现了销售额负增长的情况。这也是为什么它们纷纷选择和国内的互联网公司合作和站队。

虽然资料显示,2015年双十一麦德龙实现过线上销售和毛利的双增长(整体销售增长近300倍)。但形势强于人,长期来看,麦德龙依旧面临着同样的问题。

O2O业务优享会是麦德龙四大业务之一,但却一直没有做出什么过于耀眼的成绩。21世纪经济报道有数据显示,以优享会O2O业务为例,尽管其免费会员制商场模式创造1300万会员与约70%的销售比重(毛利率也达到23%),但随着电商业态的兴起,过去数年这些商场出现个人会员活跃度低与到店购物频率下降的瓶颈,导致33家门店O2O业务处于亏损状态。

为了发展线上,寻求本土合作就是第一步。麦德龙集团全球董事长及首席执行官奥拉夫·科赫就曾表示,麦德龙中国的发展战略不仅仅要将O2O发展到更高水平,同时还要在探索食品配送领域实现业务快速增长,“只不过这两个方向都会有不同答案,只有在本地找到真正的合作伙伴时才可能确定以哪种方式合作,联盟亦或合资都有可能。”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