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在担心中标药企亏本甩卖 你真的了解“成本”吗?

来源:E药经理人

4+7集采扩围,低价中标使得中国仿制药的市场格局面临重新洗牌,5分7厘钱一片的苯磺酸氨氯地平引发业内同仁热议,各类段子手也粉墨登场。药企将有关仿制药产品大幅降价来获得市场占有率,这个行为是饮鸩止渴无法弥补生产成本的战略性亏损行为,还是基于药企创新驱动带动营销模式的颠覆式改革下保质保量的战略性转型行为?

本文作者张能鲲(经济学博士,高级会计师,高级审计师,律师,注册税务师)现任道为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兼任北京市国资委专家库财务及风控专家,外部董事。曾服务于清华紫光、中国生物制药、中源协和等多家公司。

先说结论:上述结果的出现,是药企基于对国家各类监管政策综合作用的预判,仿制药发展前景进行充分论证,对成本进行充分测算和权衡,并综合考虑收益水平的理性的决策。这类决策逻辑,是对之前传统药企报价的“售价加成”模式的颠覆,是国家推行的新的定价规则,基于“成本加成”逻辑实施的。

在正式开始本文之前,需要先明确几个基本的概念,例如到底什么是药品成本?唯此,我们才能从从“药品成本”的本源,从药企角度,来解读药品成本的不同模式和具体构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