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在担心中标药企亏本甩卖 你真的了解“成本”吗?( 五 )

质量和成本是集中采购中标的两大主要影响因素。落实了成本投入问题,看看质量的把关情况,药品质量和疗效是否能够保证?从这个角度来说,药品只有通过了“一致性评价”才有参与带量采购的资格,药品质量和疗效是前置性保障因素。

在国家监管力度方面,一是督促中选企业落实药品质量安全的主体责任,严格落实原辅料质量控制,严控源头质量风险,严格按批准的处方工艺组织生产,加快药品信息化追溯体系建设;二是加强对中选药品生产、流通、使用全链条质量监管,提高抽检频次,加强不良反应监测,加大违法违规企业追责力度。同时,带量采购扩围之后,部分品种已经有三个企业中标,即使中标也将面临持续不断的竞争,国家政策中的药品溯源机制也使得药企不敢在质量上有所懈怠。

因此,对上述仿制药质量大可放心,此外,针对此类过专利期的仿制药品,国家引导药企按生产成本和合理利润或微利药企进行的报价,药企这种实施“成本加成”法的定价,主要益处体现在如下两个方面:

第一:微观层面,从药企财务角度看仿制药集采扩围报价问题时,从仿制药药品本身来说,由于此类产品传统的包括销售队伍、销售渠道等市场资源不再是药企的核心竞争力,也就没有了流通溢价和创新溢价。此类仿制药药品的重要的功能是提供基本药物的覆盖,为实现中标生产,必须推动药企针对仿制药生产的低价保质工作,也就是加大降本增效力度,包括成本流程与环节的管控力度,加强原料制剂一体化生产协同度,降低原料损耗和提升药品良品率的达成。对提升药企对市场变化的应对,包括物价、通胀、人力成本、损耗和各类政策风险应对,本身对药企提升企业本身核心竞争力和资源集聚能力,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