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招聘总裁 能否令光大证券走出黑天鹅魔咒?( 二 )

光大证券“五年之痒”的痛点在哪里,全球招聘总裁要解决什么样的问题,答案或许比招聘结果本身更被市场关注,也更加显而易见。多数市场人士认为,无论是MPS事件,还是乌龙指事件,均肇发于内控失效。

内控失效只是表象。光大证券的“阿喀琉斯之踵”,在于公司的治理模式和权力治衡失效。用乌龙指事件主角杨剑波的话来说,是“被机制吞噬”了。

为什么黑天鹅频降光大证券?从816乌龙指,到MPS事件,再到踩雷华信股权质押、康美债券;旗下P2P公司又踩雷保千里、三胞集团,这些事件,反映出了光大证券组织内部怎样的运作机理?其背后的深层原因又如何?在光大证券全球招聘总裁这一时点,重新还原和反思这些黑天鹅事件,恰当其时。

MPS之痛

在财务层面,2018年年报,光大证券因MPS事件计提14亿预计负责,导致当年净利润只有1.03亿元,较上年同比减少96.6%。

但潜在财务损失并未充分估计。因光大资本对优先级资金的兜底协议,招商银行向光大证券索赔34.89亿元。据媒体报道,华瑞银行向上海国际仲裁中心请求,裁决光大浸辉向其支付投资本金、投资收益等合计约4.52亿元。如果算上潜在损失,光大证券很可能近两年利润都付之东流。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