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招聘总裁 能否令光大证券走出黑天鹅魔咒?( 五 )

权力“自留田”

风控失效只是表象,光大证券宿命之下的逻辑和模式到底是什么呢?

大树之下,寸草不生。在光大证券专权的企业文化和治理风格下,内控制度再完备,也不会覆盖有权力庇护的那片“自留田”,这就导致内控必有死角,死角必出妖娥。

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光大证券却有两个命运相似的掌舵人。虽然性格迵异,但光大证券的两任掌舵人——徐浩明与薛峰,均非券商从业出身,二人登顶时的踌躇满志和黯然下课的命运,也几乎雷同。

徐浩明是时任光大集团董事长王明权在交通银行任职时的老部下,曾任交通银行办公室综合处处长,履历显示其大多担任办公室行政职务,缺少金融业务主管经验。2005年,徐浩明成为光大证券总裁,成为实质上的一把手。

2007年,王明权离开光大集团董事长之位后,银监会副主席唐双宁接任。徐浩明如履薄冰,为了拿出业绩而剑走偏锋,领先于其他券商,将新潮的量化投资奉为至宝,冀图从中开辟新的利润增长点。

然而情深不寿,强极必辱。乌龙指后,任职11年的徐浩明终被挚爱反噬。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