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工业化后期如何提振经济——日本60年经验借鉴( 九 )

1985-1990年间,日本房地产市场经历第二轮快速增长,这一时期流动性过剩是驱动地产市场繁荣的主要因素。1985年9月22日签订广场协议后,日元短时间内大幅升值,国际资金大量流入,日本政府被迫在1986年内4次调低贴现率以应对日元升值。货币政策宽松的后果是国内市场流动性迅速增加,推高了包括股票、房地产在内的各类资产价格,进而带动房地产投资增速大幅上升。

城镇化、工业化后期如何提振经济——日本60年经验借鉴

城镇化、工业化后期如何提振经济——日本60年经验借鉴

89年后日本主动刺破房地产泡沫,90-91年爆发经济危机,房地产市场迅速崩盘。日本政府意识到经济存在泡沫后,开始收紧货币政策,从89年5月开始一年时间内5次上调贴现率,同时将长期贷款利率从89年5月的5.7%上调至90年10月的8.9%。由于前一轮房地产繁荣的核心驱动力是过剩的流动性,因此流动性收缩导致房价失去支撑,引发市场恐慌,房地产市场迅速崩盘。

危机之后房地产市场一蹶不振。一方面,劳动年龄人口增速进一步下滑,新出生人数也在不断下降,并且城市化进程基本结束,房地产增量需求十分有限。另一方面,居民部门和非金融企业部门杠杆率在危机爆发前达到顶点,债务负担沉重,危机后进入长期去杠杆阶段。这两方面的原因共同导致房地产市场陷入长期低迷。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