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大集团难逃过度扩张魔咒 追求"庞大"致重组( 四 )

国产车以打品牌为主,以建立市场根据地为辅。1992年,庞庆华提出了五千辆车、五百万利润、五亿元销售额的三“五”口号,并且他是最早以4S店形式代理的一汽-大众的捷达,1995年获得了捷达销量全国第二名。

1998年,国企改革大潮来袭,在省里领导动员下,尽管不想当“个体户”,庞庆华还是带领企业进行了改制。为了不让自己变成“老板”、同事变成“打工仔”从而失去“当家作主”的地位,他决定实行“全员股东制”。

当时公司评估了680万元,从普通员工到总经理都要参股,只是出资份额和所持股数比例不同而已,改制后的公司变成了“冀东物贸”,直到2008年才更名为庞大集团。当时庞庆华作为总经理出资30万元,只占10%的股份。

“全员股东制”作为一种企业的激励制度,现在看也不过时,那些能够在竞争中发展壮大、脱颖而出的企业都是因为实施了恰当的激励制度,比如华为的奋斗者至上,还有很多企业都在用的合伙人制等。时代在变,但人性不变,所以有效的激励制度的根本点都是一样的,就是以实现“共同富裕”为目标。

正是这种以“共同富裕”为目标的“全员股东制”奠定了“庞大集团”后来的成功。“我们的管理有自己的特点”,庞庆华后来总结说,“我们在奖金中划出‘期奖’”,根据员工当年的业绩,预计他在五年或者十年之内的奖励,在职时每年兑现,这就保证了公司的稳定性。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