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央行票据是适合中国国情的货币政策工具( 三 )

央行:央行票据是适合中国国情的货币政策工具

央行:央行票据是适合中国国情的货币政策工具

人民银行从成立之日起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央银行,现金发行以国家掌握的物资为基础(外汇储备的本质是国际物资),无需通过购买国债担保现钞的信用。此外,与美国以金融市场为主导的金融体系不同,中国的金融体系是银行主导的。所以人民银行资产负债表主要反映了和银行之间的关系,资产端以国家掌握的国际物资(外汇储备)和对银行的债权为主,负债端则以对银行的债务(包括央票、法定准备金和超额准备金等)和现金为主。在外汇快速流入的时期,人民银行资产负债表资产方的外汇储备和负债方的超额准备金快速增加。如果效仿发达国家央行卖出国债回笼流动性需要央行持有充足的国债,考虑到人民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中国债占比很小,如果通过在市场购买国债开展操作,则一买一卖对市场流动性实际影响为零。解决这个问题,一种方法是提高法定准备金率,将部分超额准备金“冻结”成法定准备金;另一种方法即是发行央行票据“置换”银行过剩的超额准备金。这两种方法既不改变央行资产负债表总量,也不改变债务的主体,只改变了负债方结构,所以不会带来资产负债“错配”。相较之下,提高法定准备金率外生性强,成本低;央行票据则由于发行方式完全市场化,可以非常好地实现准备金变化在银行体系的分配,不会引发准备金在银行体系的大规模转移和相应的市场利率震荡,两者可以组合使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