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网联车载终端渗透率提升之道(11)

二是后装先行,前装上量 。2019年4月15日,广汽、上汽、东风、长安、一汽、北汽、江淮、长城、东南、众泰、江铃集团新能源、比亚迪、宇通等13家车企共同宣布支持C-V2X商用路标,并规划于2020年下半年到2021年上半年实现C-V2X技术支持汽车的规模化量产。这次13家企业共同发声,体现出C-V2X价值得到车企的广泛认同,也标志着智慧交通从单点突破走向系统和生态合作协同创新的新阶段。

在迎来量产C-V2X前装车型前,C-V2X将先以后装形式发展,比如集成C-V2X功能的智能后视镜产品、行车记录仪等。

三是路侧“覆盖率”带动车载“渗透率”。车联网C-V2X场景包括V2V(车—车)、V2I(车—基础设施)、V2P(车—人),V2N(车—网)。除了“车”必须具备联网能力外(即车的“渗透率”),路上是否部署了“网”也是车联网发展的关键要素(即网的“覆盖率”)。车的“渗透率”和网的“覆盖率”决定了车联网的商用速度。

对整体商用节奏有这样的预测:首先在商用车型,如出租车、公交车、物流重卡、矿卡、港口车辆等部分乘用车型,部署C-V2X车载终端,实现V2V(车—车)业务场景,如前向碰撞预警、盲区预警/变道辅助、车辆编队行驶等;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