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后,诺贝尔经济学奖又一次颁给“脱贫”主题……( 三 )

必须重视大多数人的问题

国际一流经济学家林立,年度诺奖花落何人,很大程度上也与当时全球主要经济问题关切相联。前两次诺贝尔经济学奖颁发给“贫困”问题距今已分别有近20年和40年:1998年,阿马蒂亚·森(Amartya Sen)因“对贫穷标准做出定义”而获得诺奖;1979年,威廉·阿瑟·刘易斯(William Arthur Lewis)因研究欠发达国家问题而获得诺奖。瑞典皇家科学院今年在颁奖时特别强调,如何减轻全世界的贫困在当今依然是非常重要和紧迫的问题。

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认为,从20世纪以来人类发展经历观察,只有伴随着全球化,才会有发达经济体、发展中经济体的齐头并进;但与此同时,全球化也的确往往与一个经济体内部日益加深的贫富差距伴生,并由此导致了目前日益严重的贸易保护主义行为,反过来危及到全球的发展,“由此看来,今年的诺奖同样蕴涵着对当前全球经济问题的不懈探索的导向和美好愿景的期许。”

20年后,诺贝尔经济学奖又一次颁给“脱贫”主题……

埃丝特·迪弗洛在由复旦泛海国金学院学术委员会主席魏尚进教授主持的中国经济论坛上进行主旨演讲。她演讲的主要内容为经济学家如何争取民众的信任,以及经济增长停滞后政府可以做的事。来源:复旦泛海国际金融学院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