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是如何被潜移默化的影响,做出我们不需要的选择的?(上)( 三 )

最后只是进行了记忆 , 记住了知识的定义 , 仅此而已 。

光知道F(x)=x的定义是以x为自变量的一元函数 , 这并没有什么用 。

例子是 , 你爸用1块钱买了1斤土豆;你大舅用了2块钱买了2斤土豆;你二姨用了5块钱买了5斤土豆……这个例子其实是没有穷尽的 , 只有通过无限的例子 , 找到共性——几块钱能买多少土豆?

通过联想例子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 我们构建了知识 。 下次我们即使不记得20块钱能买20斤的土豆这个例子 , 通过知识 , 我们也能够获得问题的答案 。

知识不是信息 , 学习不是记忆 , 并无法仅凭记住所有例子来学会知识 。 这也是人们不论是在教育和学习的过程中 , 都最容易犯的错误 。 以为听懂了知识 , 就觉得自己学会了 。

信息是具体的例子 , 知识不是可被直接记忆的信息 , 而是信息与信息之间的关系 。

华罗庚先生的「先把书读厚 , 再把书读薄」的读书方法也是指:先用更多的例子帮助我们体会问题和答案之间的关系 , 而当我们真正学会的时候 , 这些例子的信息就被压缩成知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