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角色,十五年,二十万选手:我们如何理解“百度之星”?( 五 )

今年的百度之星 , 首次双赛同时聚焦飞桨 。 围绕深度学习的底层技术和应用 , 分别以深度学习计算图优化和目标检测作为决赛赛题 , 这与今天深度学习走向工业大生产模式的时代脉搏紧密相扣 。

我们知道 , 在深度学习走向千行万业的时代主轴中 , 开发框架是最重要的底层工具 。 程序赛的决赛赛题 , 深度学习计算图调度问题就是将芯片算力与AI操作系统的特性结合在一起 , 让选手给出系统自动生成的计算图较优的计算或通信调度顺序 , 以充分利用计算资源 。 在现实的智能化场景中 , 如何利用和优化异构芯片中的计算图调度算法 , 是产业解决成本快速解决AI问题的关键 , 可以说这是一道直接指向时代底层需求的算题 。

在今年的百度之星颁奖典礼上 , 百度CTO王海峰提到 , 以人工智能为核心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正给社会带来巨大变革 , 而深度学习是人工智能的核心基础 。

基于飞桨 , 聆听深度学习走向产业变革的脉动 , 这是百度最新的机遇与责任 , 也是王海峰所代表百度技术人对时代的新奉献 。 在很多业界人士还是思考未来的时候 , 百度已经将答案在赛题中告知了年轻的选手门——十五年来 , 当参赛选手能在帆上听到风 , 世界就会听到滚滚而来的技术洪流 。

推荐阅读